|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 |
| 发布时间: | 2025/11/27 9:47:29 | 人气: | 34 |
香港大埔火灾截止27日凌晨已造成至少44人遇难,271人失联。目前现场火情已经基本受控。从伤亡情况看,这可能是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
香港历史上几次重大火灾,不仅造成惨重伤亡,更深刻地推动了城市消防法规和公共安全政策的变革。这些重大火灾如同一次次残酷的“压力测试”,暴露了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安全短板,并最终催生了多项关键法规和制度的建立。
1953年12月25日的石硤尾大火,造成至少58人死亡,超5.3万人无家可归,原因是木竹机构棚屋密集,缺乏防火通道和消防水源。直接促使港府启动了公共房屋计划,开始大规模兴建徙置大厦,这成为香港现代公屋政策的起点。
1996年11月的嘉利大厦火灾造成41人死亡80人受伤,原因是电梯更换过程中电焊火花引燃杂物。其调查由法官独立主导,推动了消防法规的根本性变革。
事后,港府出台了《消防安全(商业处所)条例》 ,并强制要求1973年以前落成的旧商业楼宇进行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如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和防火门等。
2016年6月21日的淘大工业村迷你仓火灾,原因是迷你仓内物品燃烧,旧工业大厦缺乏自动喷淋系统,通道狭窄。事后港府成立跨部门小组巡查全港迷你仓,并推动立法加强管制,促进了针对特定建筑用途的消防安全标准完善。
昨天的大埔火灾,原因是外墙维修脚手架着火,强风及烟卤效应致火势极速垂直蔓延。外墙脚手架内地早就要求必须是金属脚手架,而香港还用的是竹制脚手架。
有说法称维修工人抽烟导致安全网着火引燃的。这次大火后香港竹制脚手架很可能会被禁止,跟随内地用金属脚手架。
香港至今仍大量使用竹制脚手架,是成本、文化、实用性与现实条件相互平衡下的结果。
竹制脚手架材料便宜,搭建拆除速度快,无需大型机械,适合旧区狭窄街道。竹制脚手架耐潮湿气候,重量轻便韧性好,能贴合不规则建筑立面。同时竹棚搭建技艺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老师傅众多,也形成了路径依赖。
竹制脚手架最受诟病的是其易燃性带来的火灾风险。在高层建筑维修中,包裹整个外墙的竹架和防护网一旦被电焊火花等火源点燃,极易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垂直火道”,使火灾在极短时间内波及多个楼层,扑救极为困难。这也是这次大浦火灾这么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内地自2021年起已明文禁止在新建高层建筑中使用竹(木)脚手架,全面推广钢管或铝合金等金属脚手架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不燃性,能从材料本质上杜绝脚手架自身成为火灾通道的风险 。
接连发生的事故正在推动改变。针对竹脚手架的安全隐患,香港发展局原本已计划在公共工程项目中逐步提高金属脚手架的使用比例。未来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在高风险工程中强制使用金属脚手架的方案。
昨天发生的大埔宏福苑火灾,也将老旧楼宇大规模维修期间的消防安全问题置于聚光灯下。它暴露出同时维修多栋相连楼宇的风险,以及外墙棚架材料的阻燃标准等新挑战,预计也将推动对楼宇维修工程安全规范的进一步检讨和收紧。
纵观历史,香港火灾的起因和伤亡扩大的原因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楼宇老化与设施不足。香港有大量楼龄超过几十年的旧楼,它们在建设时依据的消防规范可能已落后于现行标准。许多旧楼在建成时因法规豁免,并未安装自动喷淋系统等关键消防设施,一旦起火难以在初期控制。
维修期间的管理漏洞。无论是嘉利大厦还是宏福苑的火灾,都发生在楼宇维修或施工期间。电焊等动火作业操作不规范,脚手架、保护网等临时设施使用易燃材料,是导致火势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
“烟囱效应”。高层建筑的楼梯井、电梯井、通风管道如同一个个烟囱,火灾时会成为浓烟和火焰快速垂直蔓延的通道。如果防火门未能保持关闭状态,会进一步加速烟火的扩散,这也是导致嘉利大厦大火造成严重伤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
密集的城市居住环境。香港建筑密度高,楼宇间距小,一旦一栋建筑起火,很容易波及邻近建筑,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极大增加了救援难度。这次大埔火灾,很快就蔓延到了8栋居民楼,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
目前大埔火灾死亡人数已增至44人,包括一名消防人员。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根据现场初步调查情况分析,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目前已经交由香港警方进一步调查。
香港警方凌晨以涉嫌误杀拘捕3名本地男子,他们是负责屋苑大厦维修的工程公司负责人。3名负责人分别是公司的两名董事及一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乎52至68岁。
| 还没有对此评论!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 电话: |
|
